第十四期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于北京邮电大学圆满结束

阅读量:236
2016-05-26

12

20165261330,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第十四期——“计算机视觉前沿技术及应用”系列报告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校本部教三楼长年学术报告厅举行。

22

报告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苏菲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新波教授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谭平副教授,清华大学鲁继文副教授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Yi-Zhe Song副教授受邀出席本会,并就计算机视觉相关专业领域做出精彩的学术演讲。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及北京地区其他高校的老师、学生和企业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会议到场人数逾二百人。面对精彩的讲座内容,同学们积极提问,学术氛围浓厚。

报告会开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琳教授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副秘书长毋立芳教授分别致辞。张琳教授强调:学术使我们年轻,让我们年轻一下午,让大家对报告会充满期待。毋立芳教授表示很高兴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第十四期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

3

首先,高新波博士演讲的题目是《基于物理信息认知空间融合的异质人脸图像合成与识别》。传统的模式识别系统,如人脸识别系统往往是构建在物理信息空间之上的,即通过传感器获得现实世界中感兴趣目标的图像或者视频数据,然后在信息空间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感兴趣目标的身份认证。经典的模式识别是希望利用机器把人从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即构造一个人不在闭环中的自动化系统。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对于情况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如果能充分利用人的经验、知识和认知结果,往往能够大大提高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从而构建基于物理、信息和认知这三元空间融合的模式识别系统。高新波博士以公共安全领域常用的异质人脸图像的合成与识别问题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认知空间融合的模式识别新方法,并重点介绍其中核心的异质图像的变换与合成方法。

4

谭平博士的演讲题目是《3D Vision –Bridging Two Worlds》,生动形象的讲解了3D视觉技术,包括真实三维世界的数字化、摄像头的运动跟踪,和人体骨骼运动跟踪等。谭平博士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来解决运动恢复结构(SFM)问题,在相同时间下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并介绍了一套实时SFM系统,可以作为机器人的三维传感器,帮助机器人识别人类运动,从而开启人机交互新的篇章。

5

鲁继文博士演讲的题目是《二值特征学习在视觉分析中的应用》。视觉模式的特征描述是视觉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征提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视觉分析系统的性能。鲁继文博士介绍了其研究工作中近年来所提出的一种二值特征学习方法。通过构造一个非监督特征学习模型,设计任务驱动的目标函数学习出判别能力高的二值特征。该方法在包含人脸识别、年龄估计、图像匹配、物体识别和图像检索等多个视觉分析的应用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6

最后,Yi-Zhe Song博士的演讲题目是《Sketch Ahead – going“deep” into sketches》。Yi-Zhe Song博士介绍了他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SketchX实验室对“草图”识别的研究进展。从传统的任务,如草图识别和合成草图,到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如基于细粒度草图的图像检索,Yi-Zhe Song博士一一讲解,由浅入深。并重点讲解了利用深度模型解决与草图相关的具体问题。

本次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内容精彩,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提问,在报告会的休息时间中也积极与各位老师交流。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至此,第十四期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于北京邮电大学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