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 2012)
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2012)总结
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1. 大会概况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图学学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香港多媒体及图像计算学会主办,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承办,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学协办的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2012)于2012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圆满召开。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是中国计算机图形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已成为华语学者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论坛。大会自创办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为与会学者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内容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成果。
大会开幕式
本届会议内容丰富,不仅包括4场特邀报告,2场专题讨论会、1场学科前沿研讨会、论文分组报告和张贴展示、1场研究生特别研讨会(Siggraph之夜)等学术交流活动,还组织了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基地参观、图形学相关企业产品展示会等和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交流的活动,为广大与会的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本届会议参会人数共290人,其中既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界代表,也有来自Adobe公司、图芯公司、深圳中视典教学科技有限公司、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界的代表。
从第三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Chinagraph 2000开始,大会设立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和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每届会议各奖励一名。经程序委员会广泛提名,再由程序委员会投票确定:山东大学汪嘉业教授为本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徐迎庆教授为本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获得者。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为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贡献奖得主,山东大学汪嘉业教授颁奖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为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杰出奖得主,清华大学徐迎庆教授颁奖
本届大会设立了最佳论文奖,经过程序委员会主席扩大会议投票,澳门大学朱鉴等人撰写的论文“基于PIC/FLIP与涡旋脱落的湍流模拟“、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邢冠宇等人撰写的”基于局部场景重建的在线室外场景光照估计算法“、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姜翰青等人撰写的”基于多个手持摄像机的动态场景时空一致性深度恢复“和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文锋等人撰写的”基于双四元数的虚拟手交互建模“四篇文章获得本届大会最佳论文。
四位最佳论文获得者领奖
2. 会议组织情况
本届会议的大会主席为浙江大学的彭群生教授和四川大学的游志胜教授,副主席为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微软亚洲研究院郭百宁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查红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何援军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思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旭昆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叶豪盛教授、台湾大学欧阳明教授和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院长章毅教授。
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为澳门大学吴恩华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王平安教授。副主席为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李华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汪国平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陈发来教授、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潘志庚教授、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王文成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孙汉秋副教授和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杨红雨教授。程序委员会秘书长为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张严辞副教授,程序委员会由于金辉、马小虎、马华东、马利庄、马慧敏、王长波、王文平、王文成等126位专家组成。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为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杨红雨教授,组委会秘书长为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副院长王俊峰教授,组委会委员为吴志红、李晓峰、王茂宁和胡琼。
3. 稿件征集和录用情况
Chiangraph2012会议征文从2012年1 月始至2012年5月20日止,得到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者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大会共收到投稿稿件220篇,其中许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参考价值,论文内容涵盖了图形学基础理论与算法、真实感图形、几何造型与处理、计算机动画与游戏、基于图像和视频的图形技术、非真实感图形绘制、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数字媒体、可视化技术、计算机仿真、人机交互、工程图形及应用等众多领域,反映了我国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本次会议共邀请了我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共180余位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进行论文评审,历时2个月,评审工作于7月中旬结束。在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本届大会一共录取论文95篇,程序委员会遴选出72篇高水平论文,分别推荐给《中国科学》(英文版)、《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增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和《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等6个学报编辑部,请他们对论文进行复审并发表通过复审的论文。所有被推荐到期刊的论文均以长摘要形式收入论文集,其他 23 篇论文全文编入大会论文集。
4. 会议交流情况
大会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副主席杨红雨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教授包括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彭群生教授、大会主席、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游志胜教授、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澳门大学兼中科院软件所吴恩华研究员、中科院软件所总工程师戴国忠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王平安教授等。校长谢和平院士代表承办单位四川大学致辞,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为获得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贡献奖的汪嘉业教授和获得杰出奖的徐迎庆教授颁奖。程序委员会主席吴恩华研究员向大会简要汇报了大会论文的征集、评阅和录取及推荐情况并汇报了大会的日程安排。
应邀作特邀报告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包括:北卡罗来纳大学(UNC)计算机科学特聘教授Ming C. Lin、年轻研究员奖以及IEEE Transaction多媒体奖论文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田津、四川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教授游志胜、美国Adobe公司资深研究员Jue Wang。
特邀报告1:香港中文大学黄田津教授,题目:Perception-Aware Image Synthesis
特邀报告2:四川大学游志胜教授,题目:视觉合成技术及其应用
特邀报告3:Adobe公司研究员王珏,题目:Improving Videos from Hand-held Cameras
特邀报告4: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Ming C. Lin,题目:Beyond Example-Based Synthesis
会议设置了6场分组报告和1场张贴展示(Poster),为与会者提供论文交流的平台,报告和研讨内容包括:几何与建模、数字媒体、可视化与交互、绘制和仿真与显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2场专题演讲讨论会(Panel:分别为三维仿真与显示技术专题与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专题)以及1场为期一天的图形学学科发展前沿战略研讨会,研讨主题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与几何分析、图形与图像、视频技术。此外,会议还组织了1场研究生特别研讨会——Siggraph之夜,邀请了多位有Siggraph论文项目经验的学者与参会者共同分享做高水平研究的心得体会。
除了上述的学术交流活动外,本届大会还精心安排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对接活动,具体包括邀请与会代表参观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实验基地,展示了基于360度半球投影空间的塔台管理指挥模拟系统、空战对抗模拟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实际产品系统,组织了图芯公司、深圳中视典教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展示其原型系统。
5. 与会学者最新成果介绍与图形学发展战略研讨
大会共邀请了四位活跃在国内外计算机图形学界的著名学者介绍了他们在各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其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Lin Ming教授介绍了一种将物理建模方法和数据建模方法综合起来的新算法。该算法可以解决科研中一些很有挑战的问题,例如,该算法可同时估计组织的变形及其弹性参数,为医疗诊断、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田津教授介绍了基于感知的图像合成方面的最新工作:双目色调映射和人类视觉感知的格式塔规则。多年来一直从事视觉合成技术研究的四川大学教授以空管系统、地面监视系统等应用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了视觉合成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潜力。来自Adobe公司的王珏博士介绍了如何利用子空间约束来有效地从抖动的原始视频中恢复出稳定的、高品质的视频。
大会分组报告共分为六个专题,分别是:几何与建模专题、数字媒体1、可视化与交互专题、绘制专题、仿真与显示专题、数字媒体2。
在王国瑾教授主持的几何与建模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高天豪介绍了基于凸片段分解和格网的点在多边形中的可见边检测;浙江大学的朱晓强介绍了卷积曲面树干的高效多边形化;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新老师介绍了基于单幅建筑物图像轮廓匹配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研究;浙江大学的王国瑾老师介绍了构造基圆的有理逼近对有理Bézier曲线作等距有理逼近;浙江大学的王瑞介绍了基于拟插值理论的三维体数据场高精度重建算法;山东大学的张彩明老师介绍了基于混合优化的快速隐式曲面采样方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舒悦介绍了一种高效人造石实体纹理合成技术。
在周明全教授主持的数字媒体1专题中,浙江工商大学的严彩萍介绍了色调保持的自适应图像视频细节增强算法;四川大学的董琦介绍了一种单幅室外图像的阴影去除算法;南京大学的刘烽介绍了基于自适应阀值和傅里叶函数拟合的镜头边界检测方法;浙江大学的姜翰青介绍了基于多个手持摄像机的动态场景时空一致性深度恢复算法;南京工业大学的杜振龙老师介绍了基于SIFT的非对称匹配的图像拼接盲检测研究;云南大学的吴昊介绍了Color Preserved Image Compositing;山东大学的钟凡老师介绍了基于李代数表示的视点插值算法;浙江大学的邢冠宇介绍了基于局部场景重建的在线室外场景光照估计算法。
在戴国忠教授主持的可视化与交互专题中,澳门大学的吴雯介绍了虚拟手术中的肝脏渲染;北京师范大学的吴腾飞介绍了基于CUDA的脑血管体绘制的表意式增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任磊介绍了DaisyVA:支持信息多面体可视分析的智能交互式可视化平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刘佳升介绍了ITSUIM:一种面向交互桌面的用户界面模型;浙江大学的陈文锋介绍了基于双四元数的虚拟手交互建模;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刘军发老师介绍了手语数据驱动的头部运动合成方法。
在王文成教授主持的绘制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王山东介绍了基于特征流的抽象线条画绘制;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唐斌介绍了任意表面上的平行空间光线投射算法;四川大学的钱银玲介绍了基于Bin的高质量k-D树构建算法;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新老师介绍了基于GPU的海量地形实时动态存储与绘制算法;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江隆盛介绍了基于Monte Carlo光线跟踪方法的真实感雨线绘制;浙江大学的张海涛介绍了屏幕空间流体场景的真实感绘制;四川大学的汪雷介绍了基于距离场的实时火焰渲染;浙江工业大学的孙国道介绍了基于边界斜率预测的形态学反走样方法。
在冯结青教授主持的仿真与显示专题中,浙江大学的申晶晶介绍了基于样本的大规模人群快速创作;浙江大学的任治国介绍了面向动态场景视频的虚拟行人路径规划;中科院计算所的范懿文介绍了情绪可控的语音驱动人脸动画;四川大学的肖朝介绍了一种新的多投影显示系统几何校正算法;北京师范大学的武仲科老师介绍了三维虚拟毛笔的关键技术研究;澳门大学的朱鉴介绍了基于PIC/FLIP 与涡旋脱落的湍流模拟;华东师范大学的王长波老师介绍了基于无边界网格的自由表面流体模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徐士彪介绍了交互式水滴效果模拟。
在汪国平教授主持的数字媒体2专题中,西华大学的戴霞介绍了基于虚拟图像金字塔序列融合的速图像增强算法;大连理工大学的崔普明介绍了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放缩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的蔡宇文介绍了基于边缘保持的手绘图像彩色化技术;北方工业大学的宋瑞霞老师介绍了边界特征和区域特征相结合的商标检索算法;山东大学的张锐介绍了室外场景光照估计的基图像分解算法;南京大学的汪粼波介绍了基于样本的半自动图像集前背景分割;北京林业大学的徐婵婵介绍了基于直方图比较的矢量元素分布图案的合成。
会议第二天的Panel分为三维仿真与显示技术和 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两个专题展开。在彭群生教授和陈宝权教授主持的三维仿真与显示技术专题中,图芯公司CTO Mike Cai 介绍了" Walking toward the Next Kill Application for GPU";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面向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四川大学的王琼华老师介绍了裸眼3D显示发展现状与趋势;空军指挥学院的黄安详老师介绍了作战仿真视景的特色及关键技术探讨;杭州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冯保龙总监介绍了“AR智能眼镜,创见图形图形移动显示未来”。
在徐迎庆教授主持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专题中,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徐波老师介绍了开源环境下的数字媒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中山大学的由芳老师介绍了数字媒体终端的信息表达和用户交流;北京大学的李仁举老师介绍了面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的邓岩老师介绍了当代摄影艺术: 摄影行为与图片、图像的当代功能;四川美术学院的吕曦老师介绍了Story Telling——数字化艺术叙事与视觉设计;清华大学的师丹青老师介绍了与物理媒介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遗产交互展示设计。
会议日程的第三天,召开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的战略研讨会。鲍虎军教授主持了上午的战略研讨会,并探讨了如何使计算机图形学应用于工业界,走向产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小武教授介绍了内容特征驱动的视频图像的理解与生成;浙江大学的陈为教授介绍了读图时代的可视化;香港科技大学的屈华民教授介绍了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北京大学的汪国平教授介绍了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表达;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华教授介绍了数据的不变性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发来教授介绍了压缩感知在几何与图形中的应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陈宝权教授介绍了三维获取的进展与挑战;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童欣教授介绍了微软图形学研究近况;北京大学的袁晓如教授介绍了面向数据密集科研的可视分析;浙江大学的章国锋博士介绍了复杂视频场景的三维重建技术。
6. 总结
这次会议的论文质量高,组织成功,大会的四个精彩特邀报告及学科前沿研讨会上众多图形学领域专家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者普遍反映大会内容丰富、气氛活跃、信息量大,收获较丰。同时,本届大会在延续以往各届大会的传统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加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对接活动,通过实验基地参观,小型座谈会,相关企业布展,吸引更多的产业界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并在三维仿真与显示技术专题中邀请了数位来自于产业界的代表发言,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互相学习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