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技术交流会系列报告简介(一):王生原,清华大学,编译器形式化验证及L2C可信编译器简介
报告题目:编译器形式化验证及L2C可信编译器简介
报告人:王生原,清华大学
报告简介:对于编译器的“误编译”问题,大家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然而,对于安全关键系统的验证而言,必须考虑因编译器引入的错误,否则花大力气在源程序级的验证工作可能在目标程序级失效。实际上,如航空领域的RTCA DO-178B/C标准,编译器属于需要鉴定的工具类软件,需要按照机载软件的要求一样对待。最严格的验证手段就是采用形式化方法,近年来,有关编译器形式化验证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为未来新的工业标准制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本次报告将对编译器形式化验证的主要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清华大学L2C可信编译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简介。L2C项目致力于从高级建模语言(类Lustre的同步数据流语言)到C语言的可信翻译,并与著名的CompCert编译器衔接,形成从建模语言到汇编语言的可信编译工具。
报告人简介:生于1964年,分别于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专业学士(1984年)、硕士(1987年)、博士(2001年)学位,曾任教于兰州大学计算机系多年,自2001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主讲“编译原理”和“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两门本科生核心课程,主要从事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形式化方法等领域的研究,近几年主要致力于面向关键领域软件开发工具的研发工作,2010年创立并主持L2C可信编译器项目,相关工作在工业领域得到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