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故事第六期】高君宇: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委员故事第六期】高君宇: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CCF多媒体专委会 2024年12月20日 10:03 北京
CCF多媒体技术专委会
《委员故事》第六期
本期委员
高君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计算、视频理解、具身智能等,在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领域相关的重要国际期刊如IEEE TPAMI, IEEE TIP, IEEE TMM, IEEE TCSVT和CVPR, ICCV, ICML, ACM MM, AAAI等重要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一作论文谷歌引用1300余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优博、ACM China SIGMM优博、百度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主持或作为参与单位负责人承担了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子课题等,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ACM Multimedia/ICPR Area Chair,多媒体领域权威期刊《Multimedia Systems》编委,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高君宇2011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学习,2015年被保送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徐常胜研究员。回顾读博生涯,高君宇表示在初读博士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面对繁重的实验任务、复杂的理论推导以及不期而遇的科研瓶颈,他经常感到迷茫和困惑。然而,科研的道路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怀着“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态,高君宇逐步完善自己的科研方法,向导师请教,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博士期间,高君宇专注于视频理解中的关系学习研究,具体在视频中物体表观关系建模、物体-语义关系挖掘、视频语义-用户兴趣关系学习三个方面展开,以解决视频大数据中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百度奖学金(面向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华人学生,提供20万人民币奖励)、国科大三好学生标兵、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该年全院共65人获奖)等荣誉。
图1 视频理解研究框架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博士毕业后,高君宇选择留所工作,继续开展学术研究。相比于博士期间致力于解决具体科学问题,工作后对自己的科研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规划,力争以国家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真正解决前沿实际问题。目前,高君宇聚焦于面向复杂时空环境的视频自主理解研究,自底向上地构建了视频底层表观建模→高层语义理解→环境交互协同的统一框架,提出了自适应结构化视频目标表观建模、知识和证据驱动的视频语义挖掘、主动式视频情境化高效协同适应等方法,有效缓解了视频理解中目标表观时空关联复杂、语义理解缺乏可解释性、用户交互环境动态多变等问题。目前承担了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和多项国家级项目,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并与海康威视、亮亮视野、快手、咪咕视频等企业展开合作,在安防监控、互联网视频服务等行业进行应用。
图2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除了日常的科研工作外,高君宇还担任实验室指导教师的工作,通过组会讨论、论文修改、进度交流等方式,帮助师弟师妹们解决科研中的难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优秀的科研人员往往是在扎实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积淀和不断的学习成长起来的。在实验室之外,高君宇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分享活动,如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学术分享活动、北京高校AI科技之光活动、自动化所学术展示周、将门创投直播、CISG云讲堂、自动化所夏令营宣讲、新生入所教育分享、所内求职经验分享等活动。相关的学术分享和个人访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公众号、国科大计控学院公众号、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公众号“读芯术”、“将门创投”、“专知”等媒体平台上进行了宣传。此外,他还多次组织实验室的交流活动,比如春季拓展、论文讲解等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了课题组的凝聚力。
图3 高君宇在自动化所新生欢迎会上分享交流
撰稿人:许倩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