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明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程明明教授访谈


2021年3月9日,《CCF-CV专委简报》在线采访了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明明教授。下面是采访实录。


程老师,您好!首先,请您分享一下您的个人学习和研究经历。

我于200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后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并师从胡事民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学。2012年博士毕业之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去Philip  Torr教授课题组做了2年博士后,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问题。2014年回国,在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至今。


您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内颇有成就,能否介绍一下您在这些领域中最突出的几项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方面,我一直认为好的研究成果应该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去改变大家的固有认知,同时成果本身对实际应用具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虽然这些年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不是特别多。第一个是显著性物体检测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我们的研究成果多次刷新了大家对显著性物体区域怎样检测,显著性检测方法的能力边界等问题的一些固有认知。第二个是关于多粒度图像场景理解方面的研究,视觉场景中非常广泛的存在多粒度的信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成为设计高效鲁棒算法的关键,我们的研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您近年发表了多篇CCF A类顶刊或顶会学术论文,而且您的论文具有很高的引用次数,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做到持续产出高水平论文的呢?

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反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到底值不值得投入很大的精力,我们的努力是否能给同行更好地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对第一个问题的思考推动我不断地跟工业界同仁进行沟通,寻找真正重要的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始终提醒我,重要的发现,往往是简单深刻的,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让我在研究工作中受益颇丰,也分享给大家。

CCF  A类国际期刊会议为代表的国际同行评审中,大家对于能够帮助同行们更好解决问题的简单深刻的发现非常看重。通过持续不断地观察和总结这些有意义的经验,我相信发表论文和论文引用次数的提高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同样只是结果,它的因同样在于给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同行提供有意义的思路、方案、和支持。


能分享一下提高学术影响力有哪些好的容易操作的做法吗?

我的经验首先是关注和解决给大家科研和工作中造成瓶颈的卡脖子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将有用的思路和成果跟同行们进行分享。选题方面适合每个人的经验不同。但是知识分享和传播方面有很多共性。我曾经提出过一个“开放共享科研记录行动倡议(DOCX)”。包括:

Demo:  尽可能为自己科研论文中涉及的每个问题做一个在线的demo,方便自己随时使用,方便同领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验,公众科普。

Open source:  为了避免大家不必要地反复低水平重复工作,我们应尽量开源自己每篇论文的代码。这里的开源,除了开源代码,也包括开源实验数据。

Chinese  version: 在英文顶级会议或者期刊发表论文的同时,可以在自己主页上共享一个中文翻译版,方便国内读者阅读。

eXplain:  大家在阅读论文时,经常碰到疑惑,希望能够和作者及同行交流。作者很多时候也希望听到来自同行的反馈。因此,我建议大家尽量为自己的每篇论文建立一个项目主页,并积极回答读者留言提问。


您很注重技术成果转化,可否举例说明一下您的研究成果是如何成功落地应用的呢?在成果转化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正如上面提到的,我们很多科研成果的出发点是充分了解工业界需求。在长期开源共享的过程中,我们也和工业界建立了很多信任。因此,我们有幸能够接触到很多成果转化落地的机会。我感觉转化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是开源共享和企业诉求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通用的知识可以通过论文的形式共享出来。另一方面,针对企业产品具体需求的成果需要注意保护企业的商业利益。只有互利共赢的合作才能长期为双方带来价值。


您获批了多项国家级项目,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成功申请的经验和体会吗?

我认为项目和科研是一样的。不能从要发表论文,或者要获得项目作为出发点。而应该从要解决那些重要的问题,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出发。如果能够长时间地坚持去解决同行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并且乐于分享,我相信在申请国家级项目的同行评议中,我们就能够得到同行们的支持。


您领导着非常优秀的团队,请问您是如何管理和运作您的团队的?您是如何管理研究生的?您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我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说法,三流的团队靠打卡,二流的团队靠绩效,一流的团队靠理想。我很认同这个说法。作为大学教授,我们有义务去帮助自己的研究生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我经常跟学生聊他们的职业规划,并提醒和帮助他们做一些具体的长期的准备。我相信,哪怕只有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满意,团队就已经在非常好的状态了。此外,我们成果转化过程中对应的收益很大部分都给了学生本人。让研究生们在取得学术成果的同时能够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对于研究生来讲,导师能够从自己的理想出发帮助自己,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太多额外的管理。


如果吐露研究工作者的心声,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研究工作无疑是辛苦的。我们所有研究的意义,都是试图去超越人类对重要问题的认知极限。哪怕只是超越了一点点,它的背后离不开艰辛的努力。但是科研不仅仅是辛苦,更包含取得突破时的喜悦。研究不是百米赛跑,需要我们去享受这个过程,才能走得更长久。我最想说的是,科研工作要不忘初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只有享受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探索的结果,才能收获更多。

责任编委赵振兵 余烨



程明明,南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拔(2016年度)、“优青”(2019)。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在CCF A类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论文Google学术引用2万余次,一作论文单篇最高引用3000余次,连续4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华为手机智能拍照、推想科技CT影像智能分析、金风科技风电设备运行监控、和中化农业病虫害识别等领域。获得ACM中国新星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现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并担任SCI一区期刊IEEE TIP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