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CAD&CG @U第八期 潘志庚、李先义、方玉明、刘复昌走进华东交通大学
“VR/AR/人机交互技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CCF CAD&CG @U第八期
潘志庚、李先义、方玉明、刘复昌走进华东交通大学
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时间:2021年5月8日,14:30—16:40
地点:华东交通大学北区软件学院(开元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CCF CAD&CG走进高校第八期,将于2021年5月8日在华东交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4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 VR/AR/人机交互技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为主题,进行学术报告。
特邀报告1
报告人:潘志庚
题目:VR/AR在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进展
个人简介:潘志庚,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主任;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
报告摘要:简要介绍VR/AR/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所负责的国家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VR/AR/交互技术内容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其中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具体的例子(数字奥运博物馆、漫游京杭大运河、清明上河图互动等),最后讨论数字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
特邀报告2
报告人:李先义
题目:Singular orbits, chao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in differential systems with higher dimensions
个人简介:李先义,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导,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科技学院“科大学者”;非线性分析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浙江科技学院委员会副主委。发表科研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62篇,EI收录32篇,Top期刊13篇,H-因子为14;在德国出版专著一部;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国家级4项)。突出的科研成果:完整解决了国际期刊上多个“Open Problems and Conjectures”(省破格晋升副教授、破格晋升教授、博士提前毕业部分归因于这些成果);建立了研究有理型差分方程轨道结构规律的新方法;发现了产生混沌的新路径。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学科带头人”、 “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等;获“湖南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优博)、全国第三届“秦元勋常微分方程奖”等科研奖励与荣誉20多项。担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万人计划”,“双千计划”,湖南、广东、四川、重庆、江西等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杰青、青年),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的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专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主编、副主编、荣誉编委、编委,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特约评论员,《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特聘审稿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专家,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生物数学专委会副主任;IJBC, JMAA, Nonlinear Dynamics等50余种科研期刊的审稿专家。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首先从高维微分系统混沌的起源,利弊出发,阐述混沌产生的路径,种类以及如何计算机仿真发现混沌吸引子;然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最后提出了一些研究问题。
特邀报告3
报告人:方玉明
题目:视频图像视觉体验质量评价
个人简介:方玉明,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优青。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项目/课题20余项;发表IEEE汇刊和CCF A类论文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4300余次;担任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南昌分部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江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等。以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报告摘要: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图像质量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能广泛运用于多媒体处理技术/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中。本报告首先介绍图像质量评价概念、分类及基本理论方法,然后回顾了过去十年来的相关进展,进一步,通过介绍我们小组在该领域的一些相关工作,尤其是VR质量体验方面的工作,来说明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特邀报告4
报告人:刘复昌
题目:视觉检测与姿态估计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个人简介:刘复昌,男,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2009-2012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计算机图形与虚拟现实中心,博士后研究员。2012-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IMI媒体创新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一般项目2项,杭州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在杭创业创新项目1项。在SIGGRAPH、IEEE TVCG和BMVC等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11篇。参与国家标准撰写1项。韩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2项。
报告摘要:基于小目标的检测在工业上有很多应用,如:小图标检测和缺陷检测。我们从卷积网络的特征尺度上分析了小目标检测难点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并且我们还将我们的方法推广到了实际工业场景上,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而目标的姿态估计是三维场景理解的基础问题,我们分析了目前姿态估计的难点并且通过挖掘目标中心点与角点的关系提高了姿态估计的精度。
执行主席
肖美华,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软件形式化开发方法、信息安全(网络协议分析与验证)研究工作。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先锋软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现任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会议IFTG07 担任Session Chair,FAW、SNPC、WISM-AICI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科院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西省软科学科技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南昌市科技局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20余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2006年获“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04年获“首届江西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在《国际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学报》 (英文刊) 、《中国电子学报》(英文刊) 等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16篇。
罗国亮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技术方向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入选“赣江杰青”人才计划和江西省“双千人才”(青年)计划;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与图形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2015年博士毕业于法国University of Strasbourg。2010-2011年,在瑞典KTH大学CVAP实验室Danica Kragic教授和Carl Henrik Ek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并获得瑞典Uppsala University硕士学位。先后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江西省重点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十余项科技攻关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CF推荐的期刊、会议论文20余篇),外文专著1部,申请专利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