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故事》第三期——蹇木伟老师

CCF多媒体技术专委会《委员故事》第三期——蹇木伟:科研一线克险阻,德技并重育新才

CCF TCMT CCF多媒体专委会 2022-07-14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蹇木伟教授作为CCF多媒体技术专委会《委员故事》第三期的采访嘉宾。 蹇老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多媒体计算、机器学习与认知科学等技术领域。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会(Newto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王宽诚国际学者基金获得者(Royal Society – K. C. Wong International Fellow),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 on Multimedia》、《IEEE Trans. on CSVT》、《Pattern Recognition》及IEEE旗舰会议(Flagship)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百余篇。其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次位)和「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首位)。蹇教授曾任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专委简报编委(2018-2020),现任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多媒体专委会和CCF-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专委会执行委员等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国际期刊《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青年编委等职务。

多年来,蹇教授一直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教育一线。近年来,他针对复杂场景下的图像理解与特征分析表示方法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工作,尤其聚焦于复杂环境下的视觉显著性检测、水下视觉、人脸识别、三维书法重建与展示等任务并取得重要进展。除去科研上的丰硕成果,他对于教育也有着独特理解,他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把握科研之舵,航行无惧风雨

  “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路再远也会到达。”对于科研方向的选择,蹇教授强调,科研选题是一种理念的选择和较量,一个合适的选题直接决定了今后其潜能大小和学术事业的后劲。他希望有志于将科研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年轻人们,要敢于啃硬骨头,不过度追求热点问题,考虑长远的可持续的学术事业发展。

得益于人工智能和计算能力的进步,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逐渐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蹇教授认为研究方向选择的宗旨是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生活,提升用户体验,科研工作者应该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探寻某个研究课题是否有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以及是不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痛点问题。对于复杂场景下的水下显著性物体检测这一实际面临的科研难题,蹇教授带领团队展开研究并取得突破。他们提出多视觉线索融合的水下图像显著性检测模型,论文三次分别入选2016、2017、2018年以来国际期刊《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的高被引文章,同时他们构建大型水下数据集,推动水下视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蹇教授也因此获得2020年「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首位)。 正如蹇教授所说,科研选题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应用需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所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响应号召,蹇教授发挥专业特长,致力于体现传统书法艺术的“力度之美”,创新性利用三维重建方法捕捉书法作品本身蕴含的三维细节和曲面几何信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书法的动态力度之美,为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示、学习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论文成果发表在多媒体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2020.04》上。

除了以上具体提到的蹇教授较为突出的科研工作,我们了解到蹇教授在自然图像目标显著性检测、人脸图像识别、医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关键任务也有很多创新性研究工作,这反应了蹇教授的研究理念并不局限于某个小领域或者任务,而是真正地关心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蹇教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认为做研究并不是目的,科研工作者最终的追求应该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为社会进步做出努力。

春风雨化之者,热血注沃新花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则是蹇教授最优秀的合作伙伴。蹇教授对待学生始终坚持自己的培养理念——不仅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而且让他们能从本质上提高学习的能力。首先,他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他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其次,蹇教授推崇不同年级不同课题的学生之间要善于展开合作交流,希望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积极互动,避免闭门造车、“孤独科研”。最后,蹇教授认为如今的青年人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他给学生提供多种出去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线上线下的各类学术会议,他认为多听、多想和拓宽视野,有自信地向业界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和请教是学生们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

谈及培养学生,蹇教授表示自己从来不会根据学生之前的学校出身或者经历来对当下的他们下定义、贴标签,他认为比起学生之前的经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人生他们准备怎么规划。“导师不仅仅是教师,导师的核心点在‘导’字上。”,蹇教授将“导“字解释为指导、引导和疏导——多和学生交流,经常对学生的课题进展进行讨论和指导,防止他们大方向上走偏;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始终充满信心和耐心;疏导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能够做到高效的学习和工作。 源自于自己读书时与导师的相处经历,蹇教授认为好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型。他始终以谦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他表示,“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保持学习的过程,在和学生们交流讨论时我通常会忘掉老师的身份,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蹇教授不以奖罚制度激励学生,他认为成果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在读博/研期间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

最后,蹇教授强调,做科研,专业能力和个人品行均十分重要。“专业能力能够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而品行上做到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于思考,才能使得同学们在接受了完整的科研素养培养之后有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